一、如何仅靠文章带来大量精准用户?
第一,强资讯。
现在的媒体有两方面的机会,一是做服务,一是做垂直领域的专业的运营,有态度的东西。所以想做出在社交领域大家愿意去传播的东西,第一就可以做强资讯。
例如我们电影类的就是新片的推荐和点评,像大圣归来,我们做了几次解读,每次都是爆款。这种强资讯可以使劲去消费,但是必须保证每次都要有干货去输出。
第二,帮助别人。
每个人都有社交的需求,更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帮助到别人,像我们爸妈那一代人经常会分享各种养生、水果搭配禁忌的东西,就是我们俗称的养生党。电影类也会做一些这种题材,比如《看完这部片,单身狗都在一起啦!》,你看到后就很可能会转发并@你的单身狗朋友。
我们有研究过用户喜欢转发的内容,像这种帮助别人是他们很喜欢转发的,叫“转需”。另一个是mark。比如《这个暑假你必须看的几部经典影片》、《十大高分冷门片》,这个文章里的片子大多数人即使转发了也不会看,但他们会给自己一个社交身份的定位,给自己做一个社交身份的标签。
第三,身份认同。
大家都要找群体,会在情感上寻求一些共鸣,这其实是一种身份的认同。比如关于“七龙珠”的内容,这就是80后的一个集体的回忆,也是一种身份的共鸣。这样的内容是会直接指引到某一代人的共鸣,于是他们就很容易发到朋友圈、同学群,发给自己的朋友去看。因为这些文章说出了他们心中想说的内容,所以就实现了身份认同,形成了良好的传播。
二、做出爆款,用户却少有增长?
综合来说,围绕这几块去做就很容易做出爆款、100,000+的文章。但是很多人发现,做出了爆款之后,用户的数量却并没有太多的增加。
现在大家都说一百万的阅读能带来一万的新增用户,1%是一个正常的转化,但是有些会高于这个数据,有些会低于这个数据。主要原因就看这个公众号本身的定位是否足够清晰。
如果你的公众号什么都发,偶尔发出一个爆款后,大家都会去看你的历史文章,如果看过之后不知道你是干嘛的,那大家就不会去关注你。所以这个转化率的高低,还是看你的定位是不是足够清晰。
我和很多人聊的时候,有一个观点也是反复得到印证的,那就是现在已经不会有大众媒体了,不会再形成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庞然大物了。反而是你在某个领域,你是专家,你是行家,我才愿意关注你,成为一个全才是非常难的。
一个媒体如果面面俱到,那么他也失去了他的个性,如今用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在碎片化,所以我们的用户也都变成了窄众群体。
爸妈那一代很相信媒体,基本上报纸、电视说什么,他们就会相信什么,那是他们获取咨询的主要方式。而现在,最大的变化是用户的自我意识的觉醒,他们不再去接受这种精英式、灌输式的东西,而是去主动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。
三、团建方面,成员需具备哪些能力?
我们现在内容团队5个人,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生。我们只发过一个招聘,在我们自己的公众号,当时发的时候叫《Sir有一事相求》,你只看标题根本不明白意思,点进去看才知道是要招人。现在我们的团队的同学们都是通过这样的渠道招来的。
所以,第一,他对我们的平台是有认同感的;第二,他肯定也是喜欢电影的。
我觉得真正热爱很重要,热爱才会带来动力。在专业能力上,因为我们的成员相对都比较年轻,你希望他们变成“人肉影库”也不太可能。但是只要他们有这个兴趣,愿意为兴趣去工作就很好。而且我们招来的人,英文好是标配。这样可以把我们不健全的事情补起来。
总结来说就是:有爱好,有互补。相对于一个编辑需要怎样的功底,我觉得什么都比不上热爱。
四、除了好内容,怎样拉动用户关注?
我们团队才做了八九个月的时间,也没有资本去做推广,所以我们一直在研究媒体传播的方式、研究一些微信的规则。
现在大家获取资讯的方式变得更简单,我们受众的变化也是很惊人的。以前爸妈会说,我在电视上看到XX,报纸上看到XX,他们对于这些信息都是深信不疑的,这是一种精英式的、灌输式的传播。
而现在是用户主动的关注,我认可你,才会订阅你,是用户自我意识的觉醒。现在大家是比较清醒的看待媒体,肯定会对内容更挑剔,但同时他们也会去接受一个更真实的媒体或个人。比如我们就有非常多的毛病,经常会犯错,被用户在后台取笑,然后再道歉,大家也觉得很真实,并没有因此有什么负面的影响。
现在信息都是通过社交去传播的,因此我们就需要研究人为什么要社交?社交的目的又是什么?
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,就是关于我妈妈。
第一,我妈每天在小区里面溜达,每天会关注幼儿园的学费是多少?菜市场的菜多少钱一斤?有没有打折,这其实就是获取资讯;
第二,我妈妈会关注,我孙子怎样,你孙子怎样,其实就是实现比较。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,这也是关于满足人的虚荣心的部分。一个人是不会有比较的,但是一群人就一定会有比较;
第三,她在家看《亮剑》,看了800遍,不想再看了,就要出去,这就是解决“寂寞空虚冷”的部分。
人的社交无非就是围绕这三个部分。你理解了人为什么要社交,你再做一个通过社交去传播的产品的时候,就可以掌握他们的痛点,从而拉动关注,获得传播。